
在探讨孩子的英语学习方法时,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:只学教材和只读分级读物的孩子,究竟差别在哪里?这两者看似都在进行英语学习,但实际上,它们的效果和影响却大相径庭。
教材,我们叫精读材料,讲究正确率。很多读分级读物也就是只做泛读的孩子往往不太注重正确率,因为他们阅读的时候只要能读懂、读开心就行了,所以只阅读的孩子哪怕都能看章节书了,可能小学校内那么简单的东西还是会考不好,因为校内的考试尤其是小学段的考试主要考察正确率,只阅读的孩子在没有进行正确率训练的时候,考试就有可能考不好。
而只学教材精读的孩子呢,因为没有大量阅读作为一个基础,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很好的运用在教材中学到的知识点,尤其是到了初高中段,考试的阅读量上来了之后就非常容易后继无力,所以只学教材或者只阅读都不行。也就是说,想学好英语一定要精读泛读相结合。
展开剩余58%那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精读泛读相结合呢?我们要先知道二者都解决英语学习哪方面的问题。
精读主要帮孩子解决内容方面的问题,第一,语言的精读解决的是基本理解的问题,要做到对语篇的基本理解就要弄清楚字词句,以及他们在文中的作用和功能,有的时候需要咬文嚼字,对语言精细剖析的方法能帮孩子打好基础。第二,言外之意的揣摩,要清楚作者的言外之意,这也是做对阅读理解的基础,同时希望孩子越过语言的表象触及作品的本质,进行核心主题的思考,也就是精读,负责阅读的深度。
推荐阅读:《新魔法英语分级读物》
而泛读注重解决阅读中非内容的问题,首先帮助孩子培养英语阅读的兴趣,扩大视野。如果只是把英文书当作语言学习的材料,对碰到的每一份语料都掰开了揉碎了,进行咬文嚼字的分析、听记和背诵,你会发现孩子很快就会对学英语和阅读失去兴趣,一方面,长时间重复一个内容,孩子很容易失去新鲜感;另一方面,过早进入练习和重复,孩子会把读书当做是大人给他的任务之一,很难产生学习的自驱力。所以,大量泛读,尤其是在阅读的早期阶段,对于保持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。
二是培养语感,英语的语感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。一个是对语言韵律节奏的准确把握,这一点可以通过大量的听读对应训练来实现;二是从内容上对语言的预测能力,也就是读完上一句大致知道作者下一句要说什么,甚至文章以及书本后面的走向;三是对阅读速度的影响,很简单,读的多了,阅读速度自然就能提升。
通过泛读,孩子解决阅读中的非内容问题,培养语感和英语思维,提升阅读速度,并拓宽视野。通过精读,孩子解决精细化理解的问题,弄懂文本背后的言外之意,并完成对书中重大主题的探讨,真正让阅读做的深入,所以,泛读负责广度,精读负责深度,各司其职,缺一不可。
发布于:广东省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