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是一张极具历史价值的老照片,从照片的泛黄程度和人物着装来看,应该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。照片中五位身着军装的将领神情坚毅,目光炯炯有神,他们整齐地站成一排,每个人胸前都佩戴着代表荣誉的徽章。这五位将军都是我军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军事将领,其中左边第二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将军尤为引人注目。他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气质,无不彰显着与众不同的领导风范。这位将军的身份确实非同寻常,他不仅是我军的重要领导人,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军事统帅。相信对军史有所了解的读者,从这独特的气质和标志性的眼镜,已经能够辨认出他的身份。
这位戴着眼镜的将军正是赫赫有名的罗荣桓元帅,他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授衔的十大元帅之一,更是十大元帅中少有的政工型元帅。照片中五位将领中,只有他佩戴着眼镜,这个显著特征让他格外容易辨认。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,罗荣桓担任八路军115师政训处主任,负责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。在著名的平型关大捷之后,他与代师长陈光将军一起,率领115师部分精锐部队挥师东进,深入山东腹地开辟抗日根据地。不过在他们抵达之前,张经武和黎玉两位将军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初步的抗日武装力量。 很快,这两支英勇的抗日部队就实现了历史性的会师,合并组建为山东军区。罗荣桓被任命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,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最高军事指挥官。在山东军区成立后,罗荣桓又率领115师主力部队继续北上,挺进东北地区。在此期间,所有部队番号都进行了统一整编,最终整编为13个主力团。值得一提的是,抗战胜利后,这支英雄部队又跟随罗荣桓挥师东北,投入到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。在这张珍贵的抗战时期合影中,罗荣桓无疑是五位将领中军衔最高、地位最显赫的一位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他担任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,参与指挥了多场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战役。因此在1955年授衔时,罗荣桓被授予元帅军衔,成为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军事统帅,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罗帅。 那么,照片中其他几位与罗帅并肩而立的将领又是谁呢?让我们一一认识这些功勋卓著的将军们。照片最左边第一位是陈士榘将军,他当时身着笔挺的军装,胸前佩戴着手枪,显得英姿勃发。抗战初期,陈士榘担任115师343旅参谋长,后来与罗帅一起转战山东,成为建设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核心领导人之一。在担任滨海军区司令员期间,陈士榘将军指挥部队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残酷扫荡,为巩固和扩大山东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。解放战争时期,陈士榘出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,指挥著名的陈唐兵团作战。特别是在决定性的淮海战役中,他率部驰援中原野战军,协同作战最终全歼了黄维兵团。可以说,如果没有陈士榘部队的及时增援,中原野战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。1949年部队整编时,陈士榘被任命为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司令员,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,成功解放了上海、南京等重要城市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更成为首任工程兵司令员,带领十万建设大军开赴戈壁荒漠,为两弹基地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 站在照片正中央C位的是威名远扬的虎将李天佑将军。照片中的他身姿挺拔,目光如炬,浑身散发着军人特有的英武之气。李天佑最初担任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,在平型关战役中表现出色。战后他跟随罗帅转战山东,投身抗日根据地的建设,很快成长为山东军区的一员虎将。不仅在抗战时期战功赫赫,在解放战争中,李天佑同样在东北战场大显身手。他率领的第一纵队以顽强的战斗作风闻名,既能攻坚克难,又善防守,为东北全境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。 站在李天佑右后方的是萧华将军,他身着整洁的军装,神情坚毅。作为八路军中杰出的政工干部,萧华在抗战初期担任115师政治部副主任,是罗荣桓的得力助手。毫无疑问,他也随同罗帅一起进军山东,参与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。照片中的萧华虽然年轻,但已经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。 发布于:天津市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